耐心地喊孩子起床,可是二宝就是不肯起床,在床上赖了半天。于是“起床气”开始爆发,不是哭闹,就是将被子和枕头生气地丢到地上。看到孩子扔得满地的枕头和被子,朋友真是被气得头都大了。其实孩子闹情绪的这种情况我们家长总会遇到,小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。而且总是给父母和孩子带来不好的体验,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总是显得不友好。孩子总是闹点小情绪,就如同他们生活成长道路中的一点小插曲。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者父母的行为,让孩子心情不好,就会引发他们的坏情绪。孩子在生活中如果被他人或者家长误解,心里会很委屈,也会不舒服。而语言表达力又欠缺的情况下,用情绪表达成了最直接和最好的方式。闹情绪还有一个让家长听完后就要反思自己行为的原因,那就是平时对孩子的关注不够,也会引发孩子的闹情绪。为了吸引父母对自己关注,孩子便会哭闹、或者故意跟父母唱“对台戏”。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、别人的心情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。而且这类孩子特别爱哭,用父母的话来说就是总动不动就哭,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眼泪。

孩子情绪总是失控,其实他们是因为自身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。如果总是情绪失控,总是闹脾气,最直接影响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。据科学家研究发现,心情、脾气的好坏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。
而且如果情绪失控,总是闹脾气,在集体活动中,本来和伙伴玩的很好,可是就是由于自己的不理智和坏情绪,就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,造成身边朋友的远离,最后变得孤僻。情绪就是一个“冲动的小老虎”,总是会出来惹事,一旦这种情绪管理能力的缺失,任由情绪肆无忌惮的失控,最终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。小孩子因为个人能力和认知都尚在发展和提升阶段,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选择的表达方式最直接最简单,而用情绪表达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选择。他们的情绪不会仅限于表情和心情上,很多时候他们都会用行动表达出来。小孩子的情绪不会像大人一样会一直持续,或者自己想不开因此而活得很累变得压抑。不希望孩子总是闹情绪,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。
只是一种心理的真实反应,想要学会自己控制情绪,做到情绪管理。就要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,不管是任何情绪,都有它存在的原因。用共情的方式,告诉孩子不怕有情绪,它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反应,注意情绪宣泄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。这样可以有效的知道好情绪是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,而且也是一种正能量的力量。孩子情绪不好,如果父母总是制止孩子发脾气,小心会憋出病来。而且情绪也会越来越积压,最后终有一天会爆发,反而后果更严重。因此父母要给孩子释放情绪的机会,比如在家里设立发泄角、情绪玩具等。帮助孩子合理发泄,找到情绪的宣泄口,利于孩子学会情绪管理。父母可以购买一些有关情绪的书籍给孩子讲一讲,让孩子通过绘画的方式了解坏情绪的可怕,提升自控力。其实父母本可以不用生气,只要换位思考一下,自己都有情绪,又何必那么严厉的要求孩子呢?有生气的功夫不如利用科学方法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。有了这种能力,孩子的坏情绪会慢慢地远离,孩子也会更快乐和阳光。版权说明: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感谢原作者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