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一心健康

一心健康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如尚未注册?

疫情影响人类心理20年?

发起人:一心健康

分享至:

举报

2022-12-19 14:58:24

425

0

图片

前不久,中科院院士陆林在抖音与[屏蔽词]科协联合出品的科普栏目《科创[屏蔽词]·院士开讲》中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,他表示,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。


他给出了一份数据,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,9000万焦虑症患者,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。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,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,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%。



陆林在《院士开讲》中提醒道,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,及时调节情绪,保证睡眠。“隔离在家的居民,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,会出现抑郁、焦虑、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。其中有超过10%的人,在疫情之后,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。”


图片

疫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二十年


疫情影响,全球各地许多人都遭受了“新冠抑郁”和失眠困扰。英国研究人员发现,新冠期间英国失眠人数从之前的六分之一上升到四分之一。疫情持续到第三年,长期的社交疏离、日常生活受到干扰、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,可能会让更多人遭遇失眠。


今年2月,Ziyad Al-Aly领衔的研究团队在《英国医学杂志》上发表了新冠对精神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。这项研究使用的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。研究显示,与对照组相比,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%。具体来看,新冠组发生焦虑症的风险增加35%、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9%、压力和适应障碍风险增加38%,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增加55%。此外,新冠组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%,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%。


图片

抑郁焦虑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


世卫组织对“健康”的定义,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,而是始终强调人的精神完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,精神健康的状态下,个体能够认识自己的能力,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,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,并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有所贡献。更具体地说,一个心理健康的人,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,能自我接纳,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,很好地适应环境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
但事实上,已知的心理疾病超过400种,最常见的是抑郁障碍、焦虑障碍和各类睡眠障碍。如果心理疾病是一场发生在个人生活里的风暴,陆林的工作就是追踪风暴的影响并帮助人们做出积极的应对。


“抑郁障碍在[屏蔽词]的发病率是7%左右,在欧美国家超过10%。”陆林介绍,“焦虑障碍的发病率7%左右,在很多国家达到15%。”此外,成人中有20%到30%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,“成为疾病、需要到医院治疗的,有15%左右。”


全球至少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,陆林介绍,青少年、退休老人、独居者、产后女性都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,患者会遭遇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、兴趣减退、自卑自责,严重的会产生自杀念头。


抑郁症还会表现为睡眠障碍,长期的诊疗经验使陆林有更细腻的观察:“睡不着觉或者睡得很多。如果一个健康的人,突然有一段时间变得对工作不感兴趣,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,觉得自己不行,有点自卑,不愿意跟人家交往,经常觉得身上不舒服,甚至感觉到脑子不好用,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。”抑郁症有季节性变化,表现出昼重夜轻的规律。许多人都因各种困难和压力而有过类似的情绪体验,但并不是所有的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。陆林的建议是:“如果持续两周以上,一定要找医生。”


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无法摆脱与现实不相称的过分紧张担心。“担心今天天气不好,担心路上有什么事,担心自己什么事做不好,或者担心家人、自己会生病,这都是焦虑症的表现。”陆林说。焦虑会有很多生理表现,比如失眠、出汗、胸闷、心慌、过度敏感等等。


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,抑郁和焦虑目前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。其中,有70%到80%的患者可以有效治疗,还有一部分患者可以痊愈。然而,仅有20%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,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这是疾病,或回避问题。


调查显示,目前[屏蔽词]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只有20%,离30%的目标还有差距,焦虑、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仍在快速上升。其中,儿童、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尤其需要警惕。[屏蔽词]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儿童、青少年中,有五分之一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。


研究显示,一宿不睡,早上6点抽血化验,有超20项身体指标失常。就睡眠时间而言,陆林表示,小学生每天要睡够10个小时,中学生9个小时,高中生8个小时。此外,陆林还强调青少年每天应该有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,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,保持均衡的营养,以及积极参与家庭各种各样的事务中,这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。


如今,成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长,陆林建议,情绪变差时,可以通过休假、休息,与朋友沟通交流等方式调整情绪。“12点之前睡觉,不要熬夜。”陆林强调,每个成年人每天至少要睡6.5小时,最好可以睡7-8个小时。经常口腔溃疡、心慌心悸、胸闷憋气、胃胀胃痛、食欲下降,都是身体出现异常的信号。陆林建议每天保持适度社交,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,达到中度出汗的效果。


此外,陆林院士还强调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科普的重要性。

版权说明: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感谢原作者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给作者支持和鼓励吧

点赞[20]

赞赏

收藏[0]

关注作者

  • 点赞列表
  • 赞赏列表

20人点赞

暂无赞赏

全部评论 0
圈子版主
投票活动
2020507

当前已有10人参与投票

测试测试测试

当前已有14人参与投票

普通投票测试1

当前已有1人参与投票

关注我们
一心健康

客服电话:0754-83149669

客服邮箱:styxzx@qq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汕头市一心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nc. Powered by Fneducms V1.0

地址:汕头市龙湖区珠池街道永安村汕充公路1号201房之一

粤ICP备2021043929号-1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1151号

技术支持: 锋牛科技提供技术支持